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考 - 分省高考动态 - 全国综合 - 正文
香港高校会录取张非这样的“考霸”吗?
来源:不详 2007-7-17 12:34:35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2003年考上北大的四川南充考生张非,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,成绩不及格被退学,复习一年后,2005年8月,张非最终不负众望,以703分高分考进了清华大学。可积习难改,又因为玩游戏成绩跟不上而退学。复读一年后,今年他又考了高分,获南充理科亚军,再次被清华大学录取。
那么,张非还会再次遭遇退学的可能吗?谁也说不准。(7月16日《华西都市报》)

  张非再次走入清华,对其本人而言,也许是种荣耀,但对清华来说,则是一种尴尬,或者说是讽刺。笔者很想听听清华对此的说法,遗憾的是,记者欲咨询清华在川招生负责人,结果其手机关机。按理说,笔者不该对清华的这一录取结果说三道四,清华爱取谁就取谁,似我等外人不便置喙。可浏览了相关新闻后,在对张非其人有了较多了解后,对清华的这一录取结果犹如骨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

  张非的智商无疑是一流的,但其情商则低得可怜。他之没有自控力,在玩游戏一事上,大家都见识了,不必多说;他之没有纪律观念,且听他的同学段某所言,“听到他的名字,多是课堂上老师点名,重复几遍仍无人回答”;他之生活自律能力,有一细节为证:桶里的脏衣服塞得严严实实的,拔都拔不出来;他之薄情寡义,不知体贴母亲,且看下列事例:2006年夏天,正在陪读的其母祝明灿为省钱,在清华校园里的长凳上露宿了十余夜,虽然穿着长袖衣裤,还是被蚊虫叮得浑身红肿,可儿子都没过问一下,后来还是一名四川老乡看不过去,安排张母借宿女生宿舍。如果撇开其智商而言,从人之为人的角度来评价他,简直一无是处(这还是其父母的评价)。

  但清华北大等名校现行的招生政策全不管这些,它们只认分数不认人,只要分数高,哪怕人的素质再不行,也照录不误。笔者甚至怀疑,清华招生办的同志在录取张非时是否知道他的“光荣”历史,或许是被电脑荧屏屏蔽了他的真实经历,眼里只有档案上的阿拉伯数字了。不能不说,这样的招生制度确实有点盲目,其直接后果不仅影响到招生质量,更易使现行的应试教育——一“分”障目,忽视人的全面发展——在歧途上越走越远。南充十中和十一中之所以热捧复读的张非,为他减免学费,后者还给他10万元(实际给了5万,另外5万捐给了学校)奖金,这都是期望他考取清华北大的效应为学校招财进宝。既然清华北大只认分数不认人,中学就更不必把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了。

  故有此一问,张非要是报考香港大学会被录取吗?我想不会的。因为港大的面试成绩占30%,笔者估计,张非一旦脱离了应试环境,十有八九难以交出一份合格的面试答卷。香港人的人才观不同于内地,他们在注重考分的同时,更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;他们拒绝“考试机器”,当然也不欢迎张非这样的“考霸”,他们需要的是那些集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修养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。当他们知道张非是一个不重亲情、缺少责任心和自制力的“考试钉子户”时,即使他是个天才,恐怕也不要。他们有他们的招生原则,而且有他们确定的人才观念,不会轻易改变。

  笔者之所以如题所问,就是希望内地高校认真反思一下唯“分”为上的招生制度和人才观念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